一、 播前准备
1、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分蘖力强、成穗率高;株型紧凑、抗倒伏能力强;单株生产力高、后期光合能力强、落黄好;抗病、抗逆性好的半冬性品种。中筋小麦以百农207、周麦27、矮抗58、周麦22等品种;强筋小麦主要有新麦26、丰德存麦5号、郑麦366、郑麦369、怀川916等品种,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~2天。
2、种子处理 应根据主要病虫种类,选择对路种衣剂或拌种剂,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,拌种后的种子应堆闷2小时,晾干后播种。
3、底墒水 秋作物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,耙耱保墒,保证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%~85%。如播种前遇旱,土壤墒情不足时,要及时浇灌底墒水,耕层0~20厘米土壤含水量:沙壤土达到16%~18%,两合土达到18%~20%,粘土地达到20%~22%,要按照“宁可适当晚播几天,也不能种欠墒麦”的原则,确保播种时底墒充足,一播全苗。
4、玉米秸秆还田 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早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2~3遍,秸秆切碎长度≦5厘米,均匀撒于地表,抛撒均匀率应≧85%,然后用大型拖拉机耕翻入土,耙耱压实,并亩浇塌墒水40m3,同时每亩补施尿素5千克,以加速秸秆腐解。
5、施足底肥 在秸秆还田基础上,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和产量水平,实行测土配方施肥(表1),提倡施用配方肥料或复混肥料。有机肥犁前撒施,氮肥撒犁沟深施,磷、钾肥全部作基肥分层施用,2/3掩底、1/3撒垡头,锌肥与有机肥混匀或拌细土撒施。氮肥1/2底施,1/2在返青、拔节期追施。对于连年秸秆还田的地块,可少施钾肥。
表1 不同产量水平底施化肥标准(千克/亩)
目标产量 纯氮(N) 磷(P2O5) 钾(K2O) 锌(ZnSO4)
500-550 12-15 6-7 3-4 1.5
550-600 14-16 7-8 4-5 2.0
600以上 15-18 8-12 6-8 2.0
使用复合肥时,要选用“三证”齐全、质量达标的化肥品种,并根据肥料中各元素含量,计算氮、磷、钾的配比和适宜用量。
二、整地播种
1、整地 按照“秸秆还田必须深耕,旋耕播种必须耙实”的要求,提倡大型机械深耕,耕深25厘米以上,耕后机耙两边,除净根茬,粉碎坷垃,达到上虚下实,地表平整;旋耕播种麦田要旋耕2遍,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,并要耙实;连续旋耕2~3年的麦田提倡深耕一次,耕深25厘米以上,或用深松机深松30厘米以上,以打破犁底层。深耕或深松后的麦田一定要耙实耙平。
2、做畦 根据播种机播幅做好畦梗,平整畦面,以便灌溉。一般畦长30~50米、畦宽2.8~2.9米,地面坡降控制在1/1000以内。
3、播种
(1)播种期 小麦适宜播种期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气温15~20℃。日平均温度低于3℃播种,一般年前不能出苗;日平均温度低于10℃播种,冬前积温<350℃,一般冬前不会分蘖。小麦从播种至越冬0℃以上积温以600~650℃为宜。根据多年生产实践,我县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8~15日。
(2)播种量 确定小麦适宜播种量的原则:一是品种特性,主要指分蘖力、分蘖成穗率和适宜亩穗数;二是播种早晚,分蘖力强、成穗率高的品种,播期较早;三是地力水平,土壤肥力较高、整地质量好的麦田,基本苗宜稀,播种量宜少些。
在适期播种范围内,种植分蘖力强、成穗率高的品种,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5~20万,一般每亩播量8~10千克;种植分蘖力弱、成穗率低的品种,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8~25万,一般每亩播量10~12.5千克。如遇墒情较差、因灾延误播期及整地质量较差等,可适当调整播种量,每晚播3天增加0.5千克,每亩播量最多不能超过15千克。
确定播种量的具体计算公式为:
(3)播种方式
采用宽窄行或等行宽幅机械播种。高产田块采用15~20厘米等行距,或15厘米×25厘米宽窄行种植。与经济作物间作套种还应注意留足、留好预留行。推荐使用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小麦宽幅精播机播种。
(4)播种深度
播种深度以3~4厘米为宜,并做到深浅一致,落籽均匀,不漏播、不重播,防止缺苗断垄。旋耕播种麦田,一定要在播前或播后镇压,或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随种随压,以踏实土壤,防止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,影响小麦分蘖发生,造成穗数不足。
三、麦田管理技术
1、冬前及越冬期管理
(1)及时浇水 对于口墒较差、出苗不好的麦田尽早浇水;对整地质量差、土壤暄松的麦田先镇压后浇水;对晚播且口墒差的麦田应及时浇蒙头水或喷灌补墒。播种后遇雨或浇过蒙头水的麦田,在墒情适宜时及时进行划锄,以破除板结,保证出苗均匀、整齐。
(2)查苗补种 小麦播种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,对缺苗断垄(10厘米以上无苗为“缺苗”;16厘米以上无苗为“断垄”)的地方,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;
(3)适时中耕 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,破除板结,改善土壤通气条件,促根蘖健壮发育。对群体过大过旺麦田,可采取深中耕断根或镇压措施,控旺转壮,保苗安全越冬。
(4)肥水管理
对底肥充足、生长正常、群体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,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。
对底肥施用不足、有缺肥症状的麦田,应在冬前分蘖盛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~10千克。
对秸秆还田、旋耕播种、土壤悬空不实和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,保苗安全越冬。冬灌的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℃左右时进行,在大冻前完成,一般每亩浇水量为40m3 ,禁止大水漫灌,浇后及时划锄松土,以破除板结,弥封土壤裂缝。
(5)病虫草害防治 11月中下旬搞好麦田化学除草,同时对地下害虫、麦黑潜叶蝇和小麦胞囊线虫病进行查治。
(6)冬季冻害的补救措施 对于冬季因过于严寒或降温幅度过大造成冻害,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,可在小麦开春返青后及时追肥浇水,促新生分蘖和未冻死的小分蘖生长;对于仅叶片冻枯,没有发生死蘖现象的一般受冻麦田,早春应及早划锄,提高地温,促其尽快恢复生长。
(7)严禁麦田放牧和畜禽啃青。
2、返青—抽穗期管理
(1)普遍进行中耕划锄 各类麦田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(顶凌期),对各类麦田进行中耕划锄,以提温保墒,灭除麦田杂草,促苗早发稳长,抑制春蘖过多滋生,促进根系和个体健壮生长。划锄时要做到划细、划匀、划平、划透,不留坷垃,不压麦苗,不漏杂草,以提高划锄效果。
(2)看苗分类管理
对返青期每亩总茎数90万以上,叶色浓绿、有旺长趋势的麦田,采取深耕断根,或在起身前每亩用15%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~50克或壮丰胺30~40毫升,对水25~30千克均匀喷洒,控旺防倒。对于播量大、个体弱、有脱肥症状的假旺苗,应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。
对返青期每亩总茎数为80万左右,麦苗青绿、叶色正常、根系和分蘖生长良好的壮苗麦田,推迟至拔节中后期,即在基部第一节间固定,第二节间伸长1厘米以上时配合浇水追施氮肥,一般每亩沟施尿素10千克左右,并配施适量磷酸二胺。
对返青期每亩群体在60万以下,群体偏小、个体偏弱的麦田,要在早春划锄的基础上,及时进行肥水管理,促弱转壮,以巩固冬前分蘖,提高分蘖成穗率,促穗大粒多。该类麦田一般在起身初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-12千克。
(3)预防“倒春寒”和晚霜冻害 小麦拔节后如预报出现日最低气温降至0~2℃的寒流天气,要及时浇水,以调节近地面小气候,预防冻害发生。寒潮过后,及时检查幼穗受冻情况,发现茎蘖受冻死亡的麦田要及时追肥浇水,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~10千克,促其尽快恢复生长;同时,对受冻麦田要及时中耕,提高低温,蓄水保墒,促进根系发育,以增加有效分蘖数,弥补主茎冻死损失。
(4)防治病虫草害 根据病虫测报,选用对路药剂,及时防治麦蚜、麦蜘蛛、吸浆虫、赤霉病、纹枯病、地下害虫等。对于杂草发生较重的麦田,在冬前及时进行化学除草。
3、抽穗—成熟期管理
(1)适时浇好灌浆水 小麦生育后期如遇干旱,应在小麦孕穗期或籽粒灌浆初期选择无风天气进行小水浇灌,此后一般不再灌水,尤其不能浇麦黄水,以免发生倒伏,降低品质。
(2)叶面喷肥 在抽穗至灌浆前中期,每亩用尿素1千克,磷酸二氢钾0.2千克加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,以预防干热风,延缓衰老,增加粒重,提高品质。
(3)防治病虫害 重点防治小麦白粉病、赤霉病、条锈病、叶枯病、穗蚜和吸浆虫等。
(4)田间去杂 收获前10-15天进行田间去杂,重点拔除大麦、野燕麦、节节麦、米蒿等杂草。强筋小麦和小麦种子繁育田还要拔除异品种植株,确保纯度。
(5)适时收获 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的最佳时间在蜡热末期至完熟初期。田间长相为植株茎秆叶片全部变黄,茎秆仍有弹性,籽粒变硬,颜色呈本品种固有光泽。收获时要分品种单机收获,单晒单储单卖,确保纯度,提高效益。
- 2024年武陟县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意见
- 武陟:田间春意浓 麦田管理忙
- 武陟县农药经营许可证到期失效公告
- 武陟县农药经营许可证注销公告
- 2023年武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公示
- 2023年武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公告